
當前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,現行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自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,對于推進我國政務公開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,為保障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,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,促進依法行政,充分發(fā)揮了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、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。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實不斷深化,人們對于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認識也隨之不斷深化。十年的實踐,無論是取得的寶貴經驗還是需要吸取的教訓,都非常豐富。十年間,我國民主法治進程不斷深化,全面依法治國日益深人,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滿足,這些都離不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積極作用的發(fā)揮。政府網站是政府倌息公開工作的重要平臺,在這十年間也發(fā)生著巨大的變化。2017年6月,國務院辦公廳作為法定的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,依法提出了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修改建議方案,將現行的5章38條規(guī)定內容擴充至6章54條,且內容更加細致、具體,更具可操作性。征求意見稿明確將“以公開為常態(tài)、不公開為例外”的原則寫入條例,規(guī)定“除法律、行政法規(guī)另有規(guī)定外,政府信息應當公開”。目前相關立法工作正在穩(wěn)步推進。

隨著加快“數字政府”建設的推進,深化“互聯(lián)網+政務服務”,推進"一網、一門、一次”改革也勢在必行。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(fā)布《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》,“一網通辦”作為互聯(lián)網+政務服務的硬性要求,首次被寫入工作要點。要點提出要借鑒推廣“不見面審批”等典型經驗和做法,不斷創(chuàng)新服務方式,優(yōu)化營商環(huán)境,為市場主體添活力,為人民群眾增便利。及時公開“互聯(lián)網+政務服務”有關政策的落實情況及階段性成果。對于一個優(yōu)秀的政府網站來說,“服務要勝于信息”,發(fā)布信息也是為了更好的為民眾服務,因此,政府網站在進行內容構建時,必須充分重視服務性欄目和服務性倌息的建設,將“服務公眾”作為政府網站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,從而推動電子政務”工作的健快速發(fā)展和服務型“網上政府”早日實現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azayyy.com//article/26362.html